肝癌如何诊断 肝癌常规的检查项目是哪些
浏览次数:557次发布时间:2018-11-11 12:46:03来源:上海肝病医院 手机查看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肝癌如何诊断 肝癌常规的检查项目是哪些
检查身体其实对于一般的家庭,都是很有必要的,每年安排自己的时间,给自己做个相关的检查,对于个人的身体 都是很有帮助的。今天,小编和大家介绍的是关于肝癌的诊断,看看哪些诊断是证明肝癌,一般肝癌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1、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特别应用在早期亚临床肝癌的诊断并及时手术可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2、血清铁蛋白(SF):是原发性肝癌的第二血清学标志物,若甲胎蛋白与血清铁蛋白联合测定,任何一项阳性作为诊断指标阳性率达92.1%,尤其在甲胎蛋白低浓度及阴性时血清铁蛋白测定颇有意义,故血清铁蛋白与甲胎蛋白综合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率。
3、碱性磷酸酶:肝癌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多增高,阳性率65% ,并且伴有梗阻性黄疸而碱性磷酸酶不成比例地增高,提示肝癌的可能。
4、r一谷氨酰转肽酶(r –GT):肝癌病人阳性率为84.2%~91.2%,此酶的增高可能主要来自肿瘤本身。
5、超声波检查:超声波检查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手段,B超采用超声断层显像,声像图上表现为周围有明显反射光点、光团、光带的癌瘤实性暗区。超声波诊断操作简便、无创伤、分辨能力较高,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定位有一定价值。
6、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CT检查分辩率高,能发现较小的肿瘤,对肝癌的诊断有实用价值。而核磁共振是检查肝癌新的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定性与CT相妨。
7、肝穿活组织检查:可在B超或同位素定位下穿刺活检,阳性率76.1%~92.3% ,另外可抽腹水查找癌细胞,转移淋巴结活检,剖腹探查取活组织检查。
肝癌检查项目常见的如下:
(一)血管造影诊断
一般行选择性肝血管造影,因本法属侵入性,且对少血管型肝癌和左叶肝癌显示不佳,故仅在B超与CT尚未能确定者使用。
(二)超声诊断
超声显像为肝癌定位诊断中的首选方法,并有辅助定性的价值,配合AFP普查还可早期发现亚临床肝癌和小肝癌。其检测低限约为1cm。典型肝癌的B超表现为环形征、镶嵌征和癌栓,癌瘤呈高回声、等回声、低回声及混合型四型。依肿瘤形状分结节型、巨块型和弥漫型。门静脉分支或主干内癌栓对HCC有辅助诊断价值。彩色超声检查尚可提供占位性病变的血供情况,从而有助于肝细胞癌与肝良性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超声引导下肝穿活检不但具有确诊意义,还可作鉴别诊断和发现更小的肝癌。超声多普勒检测是最近几年开展的新技术,可发现肝固有动脉增粗、肿瘤周围出现彩色血流包绕征、肿瘤实质内也可出现彩色血流、肿瘤病灶局部和(或)全部血流量增加,还可发现动脉-门静脉瘘的出现。
肝细胞癌主要需与胆管细胞癌、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癌以及肝硬化再生结节进行鉴别。瘤块径《2cm》2cm的病变则要与肝血管瘤和转移性肝癌相鉴别。
B型超声、X线、CT和AFP的灵敏度分别可达约90%、90%和75%,如二者联合应用,则检出率可达近100%:甚至单纯采用B超或加结合超声引导下活检,便基本上可解决》2cm瘤径肝癌的诊断问题。
(三)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T)
CT已成为肝癌的常规定位检查手段,其检测低限为1~2cm。HCC CT图像表现:(1)结节型:显示为低密度团块,内部密度多不均匀,在平扫上旱环形低密度,增强后出现不均匀强化。(2)巨块型:呈边缘不鲜明的低密度区,增强后大多数更为清楚。(3)弥漫型:整个肝脏为被结缔组织包围的无数个小肿瘤结节所充满,显示为低密度大小不等团块。(4)小肝癌、子结节,呈低至等密度圆形病灶,注入造影剂后,病灶明显加强,持续23~33s,尔后复现低密度。门脉造影CT(CTAP)可明显提高诊断率,直径《1cm癌灶检出率可达75%~80%.以螺旋CT进行CTAP最为敏感优选。碘油CT,即经肝动脉注入碘油后作延迟(7~14d) CT可能检出0.5cm小肝癌,呈明显碘油浓聚的图像。HCC主要应与肝血管瘤、非典型增生及良性腺样增生鉴别。
以上就是相关的介绍,肝癌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最好就是及时的发现及时的治疗,对于自己本身的疾病也是会少很多的危害。肝癌是一种非常多见的肿瘤疾病,该疾病的出现不但给患者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同时给患者的家庭也造成严重的创伤。